-
李辉
-
45楼发表于: 2020-12-30 19:12
今天认真观看了刘莉萍、李敏华、邵佩等老师的录像课,收获不少。三位老师主题都是《珍贵的淡水资源》,但在设计上都能结合学情与自己的教学特点,精心设计。
刘莉萍老师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这样一个组织机构入手,引入主题,新颖而独道,也折射出其平时在教学中注重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措施落实;在跨流域调水的阐述中,三峡水利工程教材中已有,所以其引用了塔里木河、黑河、嫩江等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微视频,既拓宽教学内容,又挖掘教材深度,策略运用相当娴熟。
李敏华老师以智利沿岸农业发展案例引导学生从水资源角度分析农业生产条件,从而引出本课主题——珍贵的淡水资源,也是非常独特。这样的设计基于李老师对教材的宏观把握,也符合当下倡导的备课要基于单元设计理念,打破备课仅仅局限于一堂课。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整个高中学段的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融会贯通,才能弥补因主题式呈现教学内容导致知识体系不够鲜明的遗憾。整堂课以问题链为教学支架,层层推进实施教学,值得肯定。
邵佩老师紧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读图和指图,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阅读地图的能力。教学中引入学生家庭用水账单环节,很好体现生活中地理的课程理念。一方面让学生对家庭用水情况有一定了解,更重要的通过水费单上排污费的介绍,告诫学生平时要节约用水,保护好水资源;结合上是一个水质型缺水的城市,通过微视频拓展了上海海绵成建设情况,贴近生活,聚焦社会热点,是非常好的设计。整堂课流畅、自然、生动。
首页 上一页 1 3 4 5 6 7 ... 16 下一页 尾页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