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华
-
1楼发表于: 2016-10-17 09:08
学习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接受别人的示范、知道和劝说而逐渐形成的。学习态度作为一种对待学习的内部状态,它影响着人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因此,有何种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是密切相关的。如何培养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学习动机”的建立
(二)学生自信心的树立
(三)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
(四)让学生正视考试与成绩
(五)充分利用榜样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在课堂内外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热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并耐心地培养他们。要对学生多给予期望和鼓励,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相信只要导之有方,必将得之有效。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态度才会更加端正,优生才会更加优秀,差生也会更上一层楼。
顾路中学 张华
-
盛华英
-
3楼发表于: 2016-10-17 10:39
一、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作为数学老师,充分利用课前导入阶段,采取游戏、故事和谈话等,当然要与本节课知识点或思想方法相关的。另外,教师的语言。要幽默、有趣,善于鼓励学生。总之,培养学习兴趣 的方法很多,只要善于启迪、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日渐增浓。
二、建立可达成的学习目标:有的目标会成为一纸空文,不但不能实施,反而挫伤其热情,使人在焦虑中变得消沉而不求进取。过易的目标会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目标过低,无需经过努力和奋斗就轻而易举实现,表面看来成功,实则平平淡淡,甚至原地踏步。长此以往,不仅无所作为,反而失去奋进、开拓、蓬勃向上的精神。制定怎样的目标才有利于一个人的学习、成功成材呢?应权衡哪些因素?从难度值上,要遵循“跳一跳,摸得到”的原则,要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既不能高不可攀,无法触及,脱离实际,又不能谨小甚微,缺乏进取开拓。要根据主客观条件等诸多因素量力而定。从影响目标制定和实施的因素上,要考虑以下内容:1、智力水平。2、身体状况。3、现有基础。4、兴趣情感。5、意志毅力。6、物质条件。7、指导帮助。8、环境氛围。当然,也还要考虑不可预测的影响目标达成的其他干扰因素的应对处理措施。只有通盘考虑,才能制定出适时的目标,只有目标适时,学生才会对目标充满信心,并能竭尽全力为目标的实现而奋斗,在目标实施过程和达成中感受成功的快感和满足。从而更进一步认同目标,达到产生使学习成为自觉的内化行为。
上海市周浦实验学校 盛华英
-
余林华
-
4楼发表于: 2016-10-17 12:50
我认为对于预备年级的学生来说,5年的小学学习,学习态度已经初步形成,既有家长的培养,又有小学老师的培养。从影响目标制定和实施的因素上,要考虑以下内容:1、智力水平。2、身体状况。3、现有基础。4、兴趣情感。5、意志毅力。6、物质条件。7、指导帮助。8、环境氛围。当然,也还要考虑不可预测的影响目标达成的其他干扰因素的应对处理措施。只有通盘考虑,才能制定出适时的目标,只有目标适时,学生才会对目标充满信心,并能竭尽全力为目标的实现而奋斗,在目标实施过程和达成中感受成功的快感和满足。从而更进一步认同目标,达到产生使学习成为自觉的内化行为。
上海市杨思中学 余林华
-
朱莉萍
-
9楼发表于: 2016-10-18 15:52
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我们就必须改变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我们必须以非常敬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大自然的精华,是人,对孩子的敬重其实质就是对人的敬重。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我是教育者,你是被教育者;我是知识的传授者,你是接受者”那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传统观念,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合作伙伴,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究它们那些未知的领域。教师不是拉着学生走,而是给他们指明方向,告诉他们应怎样走,应注意什么,即:让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怎样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学习,渴望学习。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去探讨去品尝学习和探究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并且不断地给他们以鼓励,给他们加油。让学生从你的表情、手势、语言等方面,不断地得到学习和探究的动力。
石笋中学 朱莉萍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