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美华
-
[25回复 / 72104阅读]
《读书再读书》案例
楼主发表于:2015-01-12 12:50
让阅读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读书再读书》的作业设计
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教学“提倡少做题,多读书”是很有道理的。对于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的时间,大约有1/3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2/3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面的,因为,说实在的,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所以我让学生要抓紧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养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案例:
在教《读书再读书》这篇课文前,为了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我设计了一系列的作业:
首先让学生把家中的课外书拿到学校来,建立班级的小图书馆,每到中午,有管理员把书放到讲台上供大家选读,每天抽课前预备铃的两分钟时间进行两分钟演讲,让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一篇文章。每月评选阅读之星,让学生养成有空就拿本书阅读的习惯。让学生每天记下所读的文章名或书名,建议学生观看学校的“阅读在线”上新书推荐栏目,并能购买这些书进行阅读。
我自己每周为学生到学校教师图书借阅处借7本新书,供学生借阅,每天记下借阅者名字,进行表扬。
在教这一课前,我让学生摘抄背诵有关读书的名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书到用时方恨少。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上完课,让学生给同学写一封推荐信,推荐一本好书或一篇文章。家长会上表扬部分家长给孩子买书,支持孩子把新书带到班级供大家阅读,表扬部分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到少儿图书馆看书,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及时与家长沟通,表扬爱看书的孩子。
让学生把读书当做生活的一部分,每个周末布置让学生写读后感,及时表扬认真写读后感的学生,并把相关的故事读给大家听,让更多的学生喜欢阅读。
第六单元的课文把学生带进了书香浓浓的世界,让学生渐渐的爱上读书,这个单元结束了,但是以上的作业还在继续做,大部分学生已养成了一有空就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的习惯,尽情地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反思:
学生书读多了,自然理解能力也会提高,写作能力也会提高,因为阅读和写作是一对双胞胎。书读多了,作文写好了,就不怕考语文,而且能考出好成绩。靠读书长大的孩子,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靠做练习长大的学生是没有文化底蕴的。在实施新《语文课程标准》以后,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得到真正地提高。让我们记住:做题决定一时胜负,阅读决定一生胜负。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