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婧
-
6楼发表于: 2021-03-30 13:44
两节《我与集体共成长》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案例贯穿课堂。金老师用一个义卖小组的事情引出“集体共建和担当中成长”,以活动推进课堂。而板书其实是老师通过总结学生发言完成的,过程非常流畅,老师引领下学生充分地参与到了课堂,这堂课的思维量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悄悄话环节,把理论化入实际解决问题的情节中,再由学生发言提炼出理论,完成了对知识输入和产出的过程,在处理实际情况中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张老师通过选班长、定班规、值日风波、退赛风波、劝导等故事情节的设计,以问题推进课堂,让学生一步步走入故事,解决突发情况,也是通过总结学生发言完善板书和知识脉络,可以说和金老师的课有异曲同工之处。
两堂课都有我值得学习的地方。平时在课堂中要多给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大胆地说,大胆地小组讨论,让学生成为主导者,教师成为引导和把关者,共同完成知识的框架,提高学生解构案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发院附中 黄婧
-
崔明月
-
9楼发表于: 2021-03-30 15:18
听了六年级两位老师的课,感觉真是各有千秋。屠老师的课堂利用很多生活中的小事,用视频、音频等不同方式进行呈现,形式很活泼,整节课听下来很轻松,就像在听一个个的小故事,学生们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成长。孙老师的课聚焦了现代社会一种典型的家庭的结构,选取一些常见的生活事例,结合防疫的特殊时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生活的变化,我们对生活的适应。启发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身边的问题,并用主人翁的视角投入到家庭建设中。
两个学生都从生活出发,设计课程的环节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 崔明月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