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华荣
-
1楼发表于: 2021-05-10 13:12
课题1《海底探索(1)》中,教师通过多个探究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其中,在探究海水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首先通过注水后的塑料袋的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水对周围物体的挤压,也就是水压的概念。再而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之后再是通过学生亲自实验观察比较小孔出水的远近来比较水的压强来验证之前的猜想。在这实验结束之后,通过研究橡胶薄膜凸起的程度这不同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压强变化的规律。这个探究活动是非常有规律的,通过循序渐进的节奏让学生掌握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再通过另一个不同的实验来进一步论证这个实验结论,加强学生的知识概念。最后通过观察潜水员携带的装备来论证潜水的一些困难,与课堂一开始的让学生猜想海底探索会遇到的哪些困难相呼应。让学生了解到探索海底的困难有哪些并且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这多个探究活动之间是具有逻辑的,前后呼应的,前面的探究活动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的概念,后面的活动在有知识基础概念的情况下进行拓展了解。学生的思维也在这多个探究活动之间得到极大的发展性,能够更好的理解课堂所要描述的知识重点及难点部分,可以有趣的理解这些难点并消化知识点。
-
王婧
-
3楼发表于: 2021-05-10 13:34
这堂课中,学生首先通过视频观看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分布,通过阅读书本资料用不同的分类准则自主完成自然界中水的分类,再通过观看视频《生物体中的水》知道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且不同生物体内的含水量不完全相同。在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性时,钟老师安排学生观察记录探究种子的发芽活动,并在课堂上讨论并交流,另外安排学生观看短视频《生物进化及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的需要》进一步加深认识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同时通过问题链的解答使学生掌握对照实验设置及增大样本数量在探究活动中的重要性。
整节课中钟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分享和解读各类数据,设置了一系列活动的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数据能力,收集有效资料的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的科学素养;同时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倾听他人的人文素养。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请登录。